左左一再强调,有病皆有过,疾病不会无缘无故找上一个人,恶因加恶缘等于恶果。
为什么会患上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跟他的家人和他本人过去的性格与脾气有很大关系。
原始点可以调理很多很多疾病,您儿子的这个病可以试试。但是您的儿子和家人不化性,不注意家庭和谐,疾病就会很难好起来。
您没有详细说明他的病是怎么来的,左左猜测很可能是情绪致病。
我遇到过几位精神类疾病的患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缺爱。
就拿其中一例来说吧,他从小就在一个缺乏爱的家庭里,父母经常吵架,家庭氛围特别不好,母亲几乎每天都是抱怨和指责,父亲则喜欢吼叫和大声责骂。他从小都得不到母亲的关怀和赞美,得不到父亲的陪伴和认同。成年以后,个性偏激,没有安全感,不会表达爱,结婚后延续了父母的婚姻模式,结果导致离婚。离婚后住在父母家里,不管孩子,不给抚养费,不愿上班,天天住在家里,不愿出去结交朋友,个性偏激,喜欢吼叫,精神分裂。整个家里氛围特别压抑,负能量特别重。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不愿意去尝试着改变,觉得有病就找医院、找医生,每天靠药物维持。
这只是我遇到的案例,可以通过长期的观察,然后找出原因。我不知道您家孩子是生长在怎样的一个家庭,是受到了怎样的教育,而且中途是否受到过什么样的刺激等等。这都需要您做一些努力,做出总结和归因,然后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做出改变。我很难在您给的有限的文字中给出一个专门针对您的案例做出更好的答案,目前只能给一个大多数精神类疾病患者的共同原因:缺爱。
前几天有传一篇《癌细胞最怕爱》的微信。讲的是美国大卫.霍金斯医生发现生病的人一般都用负面的意念,身上充满着负能量。在病人身上看到的更多是痛苦、怨恨、烦恼、沮丧等。
病人为什么会负能量特别重?第一,他们不会给予他人爱。第二,他们缺乏他人给予的爱。
想要让他的爱箱里充满着爱,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1、患者自己多给予他人爱。2、他人给予他更多的爱。“对自己的疾病没有认识”,患者自己对疾病没有认识的情况下,建议您采取第二种。就是给予儿子更多的爱,让他的爱箱装满,当他的爱箱满了,就会有更多的爱溢出来。
如何去给他更多的爱?如何向孩子表达爱?
可以通过五种语言来表达爱。1、认同与赞美。2、高质量的陪伴。3、身体接触。4、赠送礼物。5、服务。
建议更多的采用第一种语言和第三种语言。当看到儿子今天表现比昨天表现好,就赞美,就夸奖。
当孩子今天给您做了一点点事情,或是帮了一点小忙,您多赞美他,多夸夸他。今天情绪稳定,没有发脾气,没有生气,就赶紧给予正面回应,多一些表扬。
其次,当他痛苦纠结的时候,当他情绪不稳定的时候,给予更多的理解与认同,接受他。并且过后给予适当的身体接触。比如:一个拥抱,一个牵手,拍拍背,摸摸脸,一起泡泡脚等。让他在难过痛苦的时候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的爱。
其他的三种语言也可以去尝试一下。比如:高质量的陪伴,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不是你在他身边就是高质量的陪伴,需要全部身心的投入,需要全神贯注的跟他交谈或是做一些他喜欢的事情。其次,赠送礼物,也有些人特别喜欢收到家人的礼物,您可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里,准备他喜欢的东西给他,让他接收到来自妈妈的爱。
至于最后一种爱的语言——服务。中国父母这一点都做的特别多,但这种多,很多时候让人感觉不是心甘情愿的,让人感觉有点压抑与烦闷。因为通常看到的画面是,妈妈一边做着饭,一边抱怨好累。一边拖着地,一边喊着腰很疼。一边洗着碗一边诉苦你们怎么这么不懂事,也不过来做点家务。母亲愿不愿意做呢?基本上是愿意的。但为什么喊累喊辛苦?以前不懂,每次都很苦恼,很烦闷。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过去帮忙又说不需要,做了又说没做好。现在明白,其实母亲也缺乏爱,缺乏家人给予的认同,她是在向家人索取情绪价值,索取家人的理解与认同。一般家庭的子女,过去接个话:“妈妈,您辛苦了,做家务是很累很琐碎的,现在交给我吧,您去休息下。”甚至你都不用去真实付出劳动,妈妈的情绪可能很快就好了。但依照目前您家的特殊性,您在家里的一切付出都需要停止抱怨。因为他的爱箱是空的,给予不了您想要的爱。而一旦您的服务附带上抱怨,就可以全部抵消掉所给予出去的爱。
在孩子已经36岁,想必您的年纪大了。还要承受这么多的痛苦与压力,可能我的三言两语是无法完全解决您的问题。我这里是一个公众平台,更多的倾向于教大家如何去预防疾病,如何防止疾病更趋恶化,如何提高情商,改善人际关系等。您的问题也许需要更加系统的一些心理咨询,或是更系统的线下学习。最后建议您参加当地的公益点的原始点培训和传统文化培训,现场老师的指导可能来的更直接。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